分析古代铜雕的审美价值,我们主要通过造型和纹路两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是造型,铜雕景观的造型决定了其气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历史背景,如商、周年代,铜雕主要是王权集中的象征,一般以宏大、严肃为主,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鼎的造型,现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就是其代表作,这充分的表现了在我国商代就已经具有规模化的铸造青铜的技术和一整套完成大型青铜铸造系统。
彩绘关公铜雕像
随着时代的发展,铸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这种宏大的景观,而是更多的将高超的技术和人类的思想融入其中,例如出土的春秋时代的云纹铜禁和春秋莲鹤方壶,其纹路上相对商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变得更加丰富细致和多样化,并且铜雕类型也由祭祀专用走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中,春秋莲鹤方壶在原有方壶造型上,额外增加了很多装饰铜件,不仅具有高贵大气之感,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浮雕和细刻等手法,在外观造型上此壶布满浓重的传统纹路,顶端的仙鹤更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整体布局通过仙鹤来表现了人们渴望挣脱枷锁,追求解放的时代精神。
公园流水的茶壶天壶铜雕
到了秦国末期,出土的最知名的皇陵铜车马,更是将青铜铸造带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铸造景观由传统的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发展到雕刻艺术作品,皇陵铜车马与传统的分体式铸造不同,它主要是先铸造成型之后经过大量的后期修正而成,可谓将传统铸造深化到雕刻上,从实物上我们甚者能看到马的神态特征,并且表面采用了磨砂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彻底的摆脱了原来单调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艺术效果,并且这种彩绘在车马上大量运用,使得雕塑整体基调严肃典雅,奢华大气,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秦始皇年间的生活状态。在商周时期到战国结束,这段时间是青铜雕塑的辉煌时期,铜雕得到大量的运用,人们以铜雕象征身份和地位,而造型也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其大体上基本是以人们生活所用为主,但是到战国结束之后由于铁器的快速发展,铜器的使用空间开始变小,所以后期的青铜雕塑我们就不一一去探讨了。
青铜器纹饰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历史上纹饰主要分为装饰纹路和铭文两大部分,但归根结底的作用就是在达到实用的基础上尽量的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早期开始人们走入青铜时代初期,当时的人们依然有一种情节叫做动物情节,因为动物作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人们通过将这些动物的图案雕刻到青铜器上,主要表达人们对这些食物来源的依赖。其另外一方面主要也与实际用途有关,在商周时代,青铜雕塑基本属于统治者,第一是作为礼器用作祭祀祖先、神明和祭拜当地图腾,所以当时的纹饰主要以庄严和神秘为主。第二是作为统治者的器具,纹路主要会以盘龙纹、和凤纹等为主,龙作为帝王权利的象征,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历代皇帝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居,所以当时皇宫内的青铜雕塑皆以这些纹路为主,而龙也象征着瑞气,广泛的为人们所喜爱,于是我们在现代看到的当时出土的青铜器基本上的纹路就以这些为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老的奴隶社会瓦解,文化的多样性也开始因地域的差别显示出来,我们可以在很多的青铜雕塑上看到狩猎、宴会等,并逐渐从庄重严肃的气氛中走出来,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人们开始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来让青铜雕塑的表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一直到了战国末期,人们逐渐将青铜器作为装饰,纹路的使用渐渐减少。
总的来说,青铜器上的纹路就是不同时期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它代表了人们当时对审美的追求和政治思想方向,研究不同的纹路和造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待当时社会的现状,也能对我们今后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